第404章 神通再现战诸王

    【第二,求红票,收藏】

    风声传了几天,开封知府终究还是换人了

    前日被言官弹劾后,韩维就已经照例避位在家待罪,并上了本子,请求出外

    蔡确是由韩绛荐到韩维门下,他的管干右厢公事,也是韩维特意提拔而得来的韩维去职虽早有征兆,蔡确向章惇靠拢,也是因为想重找个靠山但没想到事情发展得这么快,真正事到临头的时候,蔡确还是有些慌张

    “韩大府不是天子藩邸中人吗,怎么官家这么快同意他辞位了?”

    蔡确看了韩冈一眼,现在他有求于自己,不可能是在说风凉话可天子怎么想的,蔡确虽是心知肚明,也不便放开来说给别人听而且天子决断之,也的确是出乎他的意料

    韩维与他的兄长韩绛不同,现并不支持王安石的变法其实韩家八兄弟,除了老大韩纲因为曾有弃城而逃的重罪,而被夺官之外,其他七子皆为显宦,但他们的政治立场都不尽相同

    现在地位最高的韩绛,稳稳站在王安石一边他的首相之位,说到底也是王安石让出来的一个在外领军,一个在内处置政事,配合得很是默契——韩冈也是因为这个默契而被牺牲的

    而韩维虽然跟王安石有着极深的旧交,当初还是他在尚是太子的赵顼身边任记室参军时,不停的推崇王安石,才让赵顼了解到世间还有一个不合流俗、有心振作的良相之才可是如今韩维已经跟王安石分道扬镳,对法在开封府的推行多有阻碍

    不过韩维虽然是因为跟王安石不和而去职,但换上来的知府分明还是个旧党而且竟是跟韩绛不对付的前河东都转运使刘庠从这人选中看,赵顼走马换将,并不是站在王安石的一边,以保证法在开封府的顺利推行,而是在防着韩家兄弟一个是领军的宰相、一个京城的大尹,为了避嫌,韩维的确该走人

    听到了这个消息,蔡确这顿酒就没有喝好顶头上司倒得太快,的靠山还没确认,蔡确的心情一时间也很难振作

    将东京城化为几个厢,让各厢的管干公事处理庶务,就是韩维所倡议如今韩维去职,上任的刘庠究竟会不会将这个制度继承下来,谁也说不清

    不过蔡确还是向韩冈再三保证,会把他托付的事情办得妥当如今的情况下,王安石面前的红人——章惇和韩冈——都挂心的这一事,他也必须重视起来

    要想在王相公面前受到看重,当然得先卖力做事才行

    蔡确很清楚这一点

    ……………………

    次日

    离着任命刚刚下达不过半日,任知府刘庠就已经到了开封府中

    卸任的韩绛与刘庠一起对验了公帐,办好交接之后,便推辞了任知府没有真心的酒宴邀请,毫不犹豫的告辞离开

    韩家的家丁从后门处搬着箱笼,十几辆马车在后街处一字排开,开封府的后花园已经不属于他们而府中的胥吏,则袖着手在旁边看着热闹,就没一个上前帮把手

    在东京,有‘忤逆开封府,孝顺御史台’的说法开封知府和御史台的台官,是朝中两个最容易犯错而去职的位置,但他们卸任后从旧时僚属那里得到的待遇,却是天差地远

    御史台的台官,因弹劾不被接受而转任后,多半很快就会回到朝堂上,而且往往会有所晋升,以酬奖他们不避权势、勇于任事的功劳,所以御史台的胥吏对上即将出京的前任台官,照样殷勤无比,比亲儿子还孝顺

    而治理京城的开封知府,无一不是治事之才,所以才能被托付给这个繁琐却重要的工作但东京城毕竟是多方势力交错存在的地方,府中胥吏也多是各有各的后台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才能,知府们实际处理政事时,都不免对胥吏们采取强硬的手段所以当他们因故罢官,就没一个人会搭理他们

    看到府中胥吏一改往日的殷勤,而冷眼看着韩家的笑话,蔡确也只是叹了声时过境迁,没去打扰韩家人的搬家工作明日韩维上路东去,他也会去送行辞别的话语,也无必要在这里找韩维去说

    “听说了没有今日来的刘大府,可是前些天,王相公指名等他去拜会的那一位可人家就是脾气大,根本不理王相公”

    “刘大府倒真是硬脾气,说不去就不去”

    “这刘大府看起来跟文相公是一家的,都是看法不顺眼”

    “那俸禄怎么办?给俺们吏员加俸可也是法,刘大府不喜法,那明年会不会加?”

    从廊下经过,偏厢里的窃窃私语传入耳中当蔡确抵达內衙三堂时,继任的刘庠已经坐在了知府的正位上

    开封知府上任,照例衙中从官都要行庭参之礼也就是如蔡确这样的开封府官员,都要趋步进官厅,向知府跪拜如果是文官,知府就站着接受;若是武职,则要自报官衔姓名名,知府坐着受礼

    蔡确当然不想向刘庠跪拜,因为昨天的一件事,他心中有了些想法刘庠与他的举主不对付,而方才无意间听到的一番话,也证明了刘庠根本没有去拜会王安石把握到了这两条,蔡确要做的就很简单了

    庭参之仪,按步骤依次序进行中刘庠站在公厅中的座位前,而衙中官吏则按着官位高下,一个个小碎快步的进厅,向其跪倒拜礼

    先是通判,继而是两位开封、祥符两县的知县接下去,是录事、判官、推官等他们都结束了,蔡确便与诸厢管干公事,一起上前

    顺着赞礼官的口令,一众官员向任开封知府拜倒可是就在刘庠的面前,蔡确却硬挺着身子一动不动在人群中独自站着的蔡确,加上他身侧向刘庠跪拜下去的开封府属官,合在,就像一个山形的笔架

    身边人扯着蔡确衣角,压低声音急道:“还不下来庭参?”

    “庭参?”蔡确像是听到一句很荒谬的言论,脸上有着难以描画的嘲讽般的笑容,反过来大声诘问道:“何以要庭参?”

    刘庠眼眉一紧,他在官场中混迹多年,心里很清楚,这位分明就是来挑事的他慢慢的开口,像是每一个字都是深思熟虑过一般:“百年来有此故事”

    “唐时藩镇僚属皆为节度征辟,方有庭参之仪如今同为朝臣,辇毂下比肩事主,此故事安可续用?”蔡确的声音提得高,丝毫没有参拜的打算

    刘庠沉下了脸蔡确所为有悖常例,他见韩维时难道没有庭参吗?

    “你下去”刘庠甩手一拂袍袖蔡确此举,犯了他府尹之威,刘庠是必须要在天子面前讨个说法的

    蔡确仿佛打了胜仗一般出了开封府衙,这种行事手法还是韩冈提醒了他事情闹得越大,对他越是有利他蔡持正旗帜鲜明的跟刘庠划清了界限,无论是韩绛还是王安石那边,都能卖得上好而且说得是又是正理,摆到天子面前,也不能说他蔡确错了,最多一个不敬上官的罪名而已

    不过经他这么一闹,开封府肯定是待下不下去了,必然要离职,就看王安石和韩绛会酬谢他什么职位还有韩冈托付给他的事情,申状都已经放在了自己的案头上,但现在也不可能回去再办了

    虽然感觉有些对不起韩玉昆,但在蔡确心中,还是示好韩绛和王安石为重要——能直接凑上去,何必间接的绕着走门路

    ……………………

    “蔡持正好大的脾气”

    走在开封府衙的幽深廊道间,说着这句话的官人不过三十多岁但他留着一把大胡子,眉目俊秀,举手投足间透着潇洒不羁如果没有留须,年纪应当比他现在要年轻许多而沿路的小吏看到他,都立刻避道,恭恭敬敬的向他行礼

    这位官人在州衙中的地位很然,实际上,也很少到官厅中来帮忙他虽然常常受人邀约,出外喝酒的时候居多,但仅余的一点时间,他总能把公务做得妥妥贴贴

    今天蔡确跟刘庠闹翻了,蔡确手上的公事都要移交给他人现在属于蔡确的公务,不知为何都压到了这位官人的案头上尽管免不了有些抱怨,但仍然很卖力的开始处理起来

    “这是?”他处置了几桩急务,随后从公文堆中随手拿过一张文书,展开了一看,竟然是周南脱离乐籍的申状他从上到下全看了一边,摇了摇头:“周南既然是花魁,这如何能走?一花飞去,恐百花颜色皆尽矣”

    提起笔,他龙飞凤舞的写下了判词:“慕周南之化,此意虽可嘉;空冀北之群,所请宜不允”

    半日后,韩冈拿着判状,拍案大骂:“好你个苏子瞻,不许就不许,何苦以文字戏人?”
    影院

    收藏B影院,预防丢失!